咨询电话
073-944211216
电 话:073-944211216
传 真:016-12392491
邮 箱:admin@ksypdzkj-1688.com
地 址: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建民大楼28号

微信扫一扫
朱秀丽 面条是北方面食的一种,比馒头多了汤汤水水,吃起来无比滋润;比水饺省了繁杂工序,更可煮可炒,可凉拌亦可热吃,配料宜素宜荤,吃起来好不痛快。 爱面条的人最念兹在兹的是母亲做的手擀面。
盛夏的薄暮,高峻的梧桐树下,厚重的瓷盆被井水洗得泛光,母亲蹲在盆边和面。常年劳作的母亲,那时正值盛年,手臂结实有力,柔软的面团在她的手里变得平滑且有弹性。和面做得手光、面光、盆光是至高境界,这也是母亲做事的原则,凡事力图完美,尽心尽力。
母亲将结实的面团托放在案板上,双臂伸直,借助身体的气力按压几下,面团酿成了厚厚略圆的面饼。再用面杖,将面饼不停扩展,变薄。夕阳的柔光下,院子里暑气尚未消退,微风轻轻拂来,似有若无浮动着月季花的香气,偶有紫色的桐花落在母亲的背上。案板上的面皮越来越薄,翘起的边缘靠近透明,甚至能透过光,好像母亲将金色的光线全擀进了面皮。
薄薄的面皮按约莫一指长的宽度折叠起来,切成或宽或窄的长条,这是面条最原生态的容貌呢。锅里的水欢快地咕嘟着,盼望着长袖的面条与之共舞。
煮手擀面的火候要恰到利益,面软汁浓最好。最爱白汤的手擀面,佐以豆角炒肉。先喝几口面汤,一份滋润马上让胃舒展开来。
倘若面条里伏个荷包蛋,更免不了一份惊喜。我的哥哥们喜欢把热面条倒进新打出的凉水里,用筷搅动两下,很快捞出,调以葱花、酱油、麻油、味精、香菜、虾皮,与啤酒、炒菜搭配,那是他们爱吃的凉拌面。
读高中的时候,学校门口有家面馆,与校门斜劈面。一间小平房,伉俪两个。男的矮瘦,肩上常搭条毛巾,逐日在灶前忙活,掌勺。
女的圆脸,水桶腰,卖力收银和端面,间或收拾食客的残局。两个孩子,一个五六岁,一个一岁左右坐在手推车里,大的看着小的,叽叽嘎嘎。女子眉欢眼笑,走起路来,胸前两个葫芦此起彼伏。
这家面馆面向学生,仅有面条。我每次只点西红柿面。别家的面馆为了省事,会用买来的挂面,挂面的口感生硬,面汤也不够浓。
瘦掌勺的面馆生意火爆。他有一个独门秘器,是谁人不起眼的压面机。
学生上课的时候,他和差别的面,绿豆面、杂面、鸡蛋面、胡萝卜面、蔬菜面。颜色差别的面条挂在他的身后,煞是悦目。
客人点哪种面,他随手一揪,丢到沸腾的锅里。水汽氤氲,煮出来的面绵软适口。清白润滑的面条盘卧在碗里,浇上两勺西红柿炒鸡蛋,红的西红柿,白的面条,黄的蛋碎,鲜艳欲滴、色彩明快。西红柿的酸甜浸透了面条,从舌尖到胃里,纠缠不休。
婚后,家里必备面条。其实,面条实在是懒人的首选。若是心神疲惫,不妨煮一碗面。
若是赶时间上班,不妨煮一碗面。若是删繁就简,不妨煮一碗面。
固然,面是简约而不简朴。儿子幼年体弱,为了给他增补营养,我经常煮鸽子汤、乌鱼汤、母鸡汤。
浓稠的老汤用来煮面条,是最养人的。面条在汤里的重复翻腾,充实吸收了汤里的养分,先被滋润肥了。胖胖的面条一根根被挑起,喂小小的娃儿。
一天,我煮好了乌鱼面,盛了小半碗。婆婆哄着孩子吃面条,儿子那时约莫一岁的光景,咿咿呀呀。突然,婆婆一声尖叫,“这么大刺你居然没挑出来?!差点卡着孩子!”我转身一看,还不会走路的儿子坐在他的奶奶身上,逐步悠悠地从嘴里拽出了一根长长的鱼刺!吓得我大惊失色,倒掉了所有的面条,今后不敢再做乌鱼面。
牛肉板面亦是面条中的佼佼者。苏北的小城随处都有板面的摊位或者面馆。做板面是需要磨练手艺的。
面要和得恰到利益。厨子扥扯面棒,狠狠甩在面板上,再扯起,长长的弧线划过头顶,如此重复,直至将面扯长,且粗细匀称适当。吃板面最过瘾的是臊子的味道。牛肉丁软硬适中,辣椒必须是干透的,嚼起来辣里泛着香,最好还要配些豌豆粒。
夏天的板面,豌豆粒是软嫩的,有微微的甜味。春秋冬季的板面,豌豆粒是瓷实的,微微的硬,咬开是豆子的绵实,混着辣椒和牛肉的香气,真真是齿颊生香。
福建的沙县小吃就是以面著称,连锁店开遍了全国巨细都会。其中的拌面尤讨老人和孩子们喜爱。小区门口的那家,是我经常去的。掌柜的是其中年女子,姿色平平,但她逐日浸在汤锅的蒸汽里,好比天天做美容,肤白如脂。
她总是先用煮面条的汤水浅浅地冲开调料,捞出煮好的面条,淋上麻汁,撒上香葱。如此,拌面就大功告成了。
可是拌面吃起来必须配一碗白汤,否则难免噎着。排骨面则没这方面的烦扰。店家预先炖好了一罐排骨,扣在热气腾腾的面条上。
夹两三片生菜,没入滚水里淖一下,覆在面上。面条是清淡的,间或吃到两三块排骨,排骨是入口即烂。
汤里还飘着枸杞和几根细细的参须,慢呡几口,感受似乎真地提了几分精神。生菜除去了生涩的味道,咬着另有几分清脆的爽口,荤素搭配得恰到利益。
多年前,外出开会。三天的时间,不算长,可是所宿旅店供用的全部是西餐。我逐日端着盘子转来转去,除了牛排就是点心,竟然选不到适口的食物。
找不到可以大快朵颐的感受,用饭变得毫无趣味,委曲塞了些许,也如没吃饱一般。日复一日,我以为自己天天都挨着饿,像一只饥饿的狼,捕捉不到合适的猎物。
终于熬至集会竣事,迅疾返程。 至家。先生问:吃了吗? 没有!饿了三天! 想吃什么? 面条!来碗面条! 是的,任何时候,一碗面条足以慰藉所有的辛劳和奔忙,安置一颗疲惫的心!《巴蜀文学》出品主编: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(达州新报)《凤凰楼》副刊选稿基地。
请关注转发。原创首发,文责自负。投稿邮箱:gdb010@163.com。
本文关键词:「,散文,」,一碗,面条,慰,平生,朱秀丽,朱,亚博yabo官网手机登录
本文来源:亚博yabo官网手机登录-www.ksypdzkj-1688.com
- 2023/05/01「散文」一碗面条慰平生
- 2023/05/01梅子黄时雨
- 2023/05/01任素汐:我想演慈禧
- 2023/05/01不幸的空难,竟成了蛆虫的狂欢